中国实验室仪器行业综合研究:供应链升级、竞争态势及本土化趋势
点击量:11次

、实验室仪器装置行业概述

实验分析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活动之一,通过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对物质的物理、化学、电学等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用以掌握自然规律、指导生产生活。实验室即进行实验的场所。实验室仪器装置是指一种可以用于开展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或者工具,用于支持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以及在工业生产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实验室仪器装置按照种类分为称量仪器、光谱仪器、元素分析仪器、色谱仪器、消毒杀菌仪器、烘干设备、加热干燥仪器、干燥箱、试验箱等。

二、实验室仪器装置产业链

实验室仪器装置产业链结构复杂,产品种类众多,下游应用广泛,同时各类型实验室仪器装置需求的原材料具有较大的差异。总体而言,实验室仪器装置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计算机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技术软件、微电机、集成电路、传感器、激光器等电子元器件以及橡塑制品、不锈钢以及泵、阀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等行业。中游为实验室仪器装置整机制造及系统集成。实验室仪器装置下游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化工、材料、环境、地质、能源等各个领域,是科学研究、工业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关键基础性设备。

实验室仪器装置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是行业内企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实验室仪器装置涉及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分析化学、自动化技术、材料化学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新产品的研发具备周期长、投入资源大、研发难度较高、涉及专业领域较多等特点。实验室仪器装置行业普遍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产品制造成本中电子元器件占比较高,其市场供需关系以及价格波动对实验室仪器装置的价格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电子元器件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到2023年底,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达2.38万亿元,同比增长3.55%,为下游实验室仪器装置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实验室仪器装置发展现状

2006年,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和新型工业建设的主要工具之一,实验室仪器装置在全社会转型创新的风潮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安全标准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检测速度和精度的期望值也随之增加,促使实验室仪器装置领域步入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国内生产商在市场需求增长、行业技术水平进步、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生产规模及企业数量增长明显,推动国内实验室仪器装置行业迅速扩张。2024年,中国实验室仪器装置市场规模为1511.27亿元,同比增长12%。

价值量高、技术与品牌壁垒高且必不可少的实验室分析仪器是实验室仪器装置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实验分析仪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在需要连续生产的冶金、石化、电力、建材、环保等国民经济基础和支柱行业里,实验分析仪器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工业工程设备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行业的发展,各类实验分析仪器在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农产品检测、商品检验、生命科学、医疗健康、材料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2024年,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规模约为421.87亿元。

四、中国实验室仪器装置企业竞争格局

实验室仪器装置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竞争充分,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中高端产品是行业竞争的焦点,行业竞争集中在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之间,本土企业通过更高的性价比和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不断争夺市场。我国实验室仪器装置制造商目前主要针对国内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自主研制。国产自主研发的实验室仪器装置在工业、食品、医疗、实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已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分析测试技术,其中色谱仪、光谱仪和质谱仪的关键部件的研制也取得一些突破,减少了对国外同类产品的依赖。

五、中国实验室仪器装置行业发展趋势研判

1、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在未来的实验室中,实验仪器的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自动校准功能将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无需人工干预即可保持高精度;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仪器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警并提供解决方案,大大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实验中断。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实验数据能够实时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或电脑访问最新的实验结果,实现数据的即时共享和远程协作。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2、多功能一体化成为行业发展必经之路

为了满足现代科学研究的多样化需求,未来的实验仪器将趋向于多功能一体化设计。在线实时监控功能能够持续追踪实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变化,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多参数同步检测功能则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对多个指标进行测量,极大节省实验时间和成本。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实验室中设备的数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还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与创新。

3、技术进步赋能产品精度和稳定性提升

未来,小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型传感器将满足更加复杂的测量需求。同时,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融合将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推动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及技术的应用将使得实验仪器装置的结构更加精细,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进一步提升仪器及设备的工作能力和稳定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上一条:携手浙江芯道半导体:专业实验室设备采购服务助力技术研发新突破
下一条:没有了
页面版权 © 2019 上海艾茵精密仪器科技有限公司